导读
年6月20日,泛肿瘤罕见靶点诊疗联盟成立大会顺利召开,中国罕见靶点(NTRK融合)患者登记研究在会上启动,泛肿瘤一体化精准诊疗平台也于会上发布。分子检测手段的更迭,极大的推动了头颈肿瘤精准治疗的进展,NTRK等泛肿瘤靶点的研究不断深入,也为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方向。特邀医院郭晔教授为我们分享头颈肿瘤领域泛肿瘤罕见靶点的精准检测及治疗进展。
专家简介
郭晔教授
医院
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兼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医师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问题一
此次会议上,您带来了“泛肿瘤罕见靶点的精准医学践行之路”的课题,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下您分享的学术内容吗?
郭晔教授:
在此次罕见靶点诊疗联盟成立大会上,我的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阐述罕见靶点检测尤其是诊疗联盟成立的意义,并介绍目前抗肿瘤治疗的手段,即已从单一疾病的治疗进入到泛瘤种的靶向治疗。第二,列举罕见靶点的检测方法以及临床价值。第三,介绍经美国FDA泛瘤种精准诊断后获批的药物的适应症,并进一步强调本次诊疗联盟的成立极具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未来罕见靶点的诊疗具有推动价值。
问题二
在头颈肿瘤领域,罕见靶点精准化治疗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问题亟需解决?
郭晔教授:
头颈肿瘤是非常复杂的肿瘤类型,从病理学角度可分为鳞癌、甲状腺癌和唾液腺癌。其中甲状腺癌罕见靶点的治疗已经获得重大突破,目前在美国针对RET基因突变/融合已有两款获批药物。而对于在头颈肿瘤病理类型中占比90%的鳞癌,却很少谈及罕见靶点治疗。与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头颈鳞癌中的一些基因突变往往不是驱动基因,但这些基因突变引起的信号传导紊乱,却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头颈肿瘤的靶向治疗还需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