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核医学科史育红、张舒羽团队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医疗应用研究及临床推广,年以来,依托中核集团、中国宝原、中核医疗和中核博鳌国际核医学中心平台,与四川大学开展合作,进行多种新型治疗核素及放射性药物的开发。年4月,张舒羽教授科研团队开始开展钇[??Y]微球放射生物学效应相关研究,进一步从分子机理上明确钇[??Y]对肿瘤的杀伤效果及对非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生物学效应,为钇[??Y]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年8月,正值钇[??Y]微球项目落地的关键时刻,海南省及乐城医疗主管部门提出放射性药物的管理和使用需要专业团队。我院核医学科阵前受命,奔赴博鳌,经过文献学习、厂家培训和演习,不舍昼夜,建立了钇[??Y]树脂微球患者管理和放射性药物管理的全套闭环文件,得到乐城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首肯。
批文下达后,核医学科团队又紧锣密鼓的投入首例患者治疗流程中,与董家鸿院士团队无缝对接,拟订术前肿瘤和非肿瘤肝脏处方剂量,评估肺脏辐射吸收剂量,开展患者及家属辐射安全教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同时全面负责术前、术中、术后的辐射防护。9月28日开出中国第一例钇[??Y]树脂微球放射栓塞治疗处方,患者反应良好,术后第三天安然出院。
钇[??Y]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内照射治疗核素。年以来已尝试用于临床治疗肝癌,但由于当时制备工艺和血管造影技术不成熟,术后并发症较多,钇[??Y]微球的研发逐渐式微。年,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以人道主义豁免名义批准钇[??Y]玻璃微球用于治疗手术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随后又批准钇[??Y]树脂微球。
20多年来,欧美、新加坡、香港特别行*区和台湾省的真实世界数据都支持钇[??Y]微球对于中晚期原发或继发性肝癌的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放射性肝段和肝叶切除术对于选择性肝癌患者可以降期、桥接肝移植,延长生存期,甚至不乏最终治愈病例。基于此,业界对[??Y]微球兴趣重燃,世界范围内已有多项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
我国是肝癌大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都占世界的50%左右,其中70%伴发乙肝病*感染,80%是中晚期肝癌,中位肿瘤直径约6cm,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较差。正如董家鸿院士所言,此次钇[??Y]放射栓塞治疗肝癌手术的顺利完成,意味着我国肝癌患者可以在国内接受国际先进的选择性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未来也将惠及中国广大的肝癌患者群体,是中国肝癌治疗史的标志性成果。
对核医学同仁而言,治病救人善莫大焉,对积累中国真实世界数据,加速钇[??Y]微球的国产化也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